Tag: 网摘

Web2.0的颠覆与裂变*(2)

       2005年,方兴东和他的同事们的步伐更大。1月,博客中国宣布并购博客动力(Blogdriver.com);接着又推出“播客”以及电台博客和图片博客;6月,邀请木子美正式加盟该公司;7月,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增加了新域名(Bokee.com),并按照门户的构架重新整合网站,将自己定位为“全球第一博客门户”。
  这一切,都在为博客网上市做准备——这几乎是互联网公司成长的“标准线路”。2005年9月,博客网宣布获得千万级美元的风险投资。
  但情况并不那么顺利。一位曾经在博客网工作过的职员在网上发表帖子称,方兴东的文人式管理使得公司内部运营不尽如人意;而由于博客网的后台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问题”,导致新增注册用户数开始急剧下滑,每月新增用户已不足1万人,老用户流失也非常严重,绝大多数用户成为了“睡眠用户”。
  在经历裁员风波后,2006年1月17日,博客网高调宣布了名为“创造生活新方式”的新战略,并表示并未放弃门户战略。方兴东对此前一系列批评回应称:“博客网还会不断犯错误,不断交学费,不断灵活调整”。他指出,博客网这次调整,是经过“深入研究、深思熟虑而做出的决定”。
  方兴东至今对博客门户的前景仍然比较乐观,博客在他看来是“互联网2.0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Tags:


Web2.0的颠覆与裂变(1)

       在过去的2005年,哪一个问题是人们发表意见最多的?答案很可能出乎意料,因为它很可能就是:“你的三个怪癖是什么?”
  2005年8月,台湾女孩Anais Lee发起“怪癖接力”游戏,让博客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自己的三个怪癖,然后再指定三个人继续写下去。这一游戏成为当时流传于中文博客圈中最火暴的话题。尽管不知道有多少人参与了进去,但是它与博客网融资1000万美元等事件并列在博客研究中心推出的“2005博客大事记”中。
  一个稍有些另类的问题由于通过博客传播而变为一个广泛的参与的游戏,从中也可以看出博客影响力已然巨大。相当多的网络闻人乐观地预测,在互联网世界里,有了吸引眼球的影响力,博客的商业前景似乎也随即可期。
  在互联网实验室和中国博客研究中心共同公布的《2005-20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报告》中,将2005年称为“全球互联网以及博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大关,在中国这一数字也达到了1600万。该报告判断:“这标志着博客正式从精英走向了大众, 而互联网也从商业化进入社会化阶段。”
  博客大发展的背后,是整个Web2.0的大发展。上述报告指出,2005年互联网网络层面的变革推动力是“Web2.0 大行其道”,即以个性化、自组织、开放性等为特征的互联网2.0应用与服务——如博客、RSS、Web service、开放式API’s、Wiki、Tags(分类分众标签)、Bookmark、SN等在2005年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博客更成为2005年互联网发展的焦点。


Tags: